红网长沙12月29日讯(记者 刘怡斌)“‘弯道超车’的风险大,但机遇也很大,华菱已经具备了这个胆气和底气。”今天上午,华菱·危机与发展论坛在长沙举行,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等专家学者聚集长沙,论道危机与发展。
50年前,涟水、湘江之滨,湖南钢铁工业开始布局起步。弹指间,沧海桑田。经过几代钢铁人的努力,五十年后的今天,华菱不仅从零起步发展成为我国十大钢之一,湖南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排头兵,更是树立了一座我国内陆省份民族钢铁工业发展的丰碑。
“技术最好的司机是善于弯道超车的司机!”华菱集团董事长李效伟引用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的一句话。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钢铁工业由规模扩张向结构调整转变。湖南钢铁工业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陷入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之中。当时湘钢出现巨额潜亏,资金短缺,欠发职工工资,生产经营难以为继;衡钢负债率接近100%,部分车间停产或半停产;涟钢虽略有盈利,但也只是勉强糊口,发展方向难以确定。从国家层面看,中央适时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改革发展战略,指出大公司大集团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是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中坚和骨干。
站在这个战略高度,1997年11月,湖南省委、省政府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作出在全省组建27个大型企业集团的决定,并把“三钢”联合重组、组建华菱钢铁集团作为全省实施大集团发展战略的重点。在市场调节作用和政府宏观引导的结合下,华菱集团应运而生。
组建之后的华菱集团,确立了“追求产业位势”的经营理念和“数字华菱、位势华菱、财团华菱、百年华菱”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组建华菱集团的指示精神,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转变办企业的思路,突出资本运营的中心地位,促进了生产经营、技术改造、结构调整、改革改制等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华菱组建以来(1998-2008年,今年预计产钢1080万吨)累计产钢7000万吨,是湖南钢铁工业前40年钢产量总和的2.5倍。上缴税金约140亿元,是前40年的5倍左右。最近连续5年每年实现“大效益”(折旧+利润)40亿元以上,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李效伟说,今年虽然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和钢铁市场危机,钢铁产量下降幅度比较大,但华菱集团仍然实现了31亿的利润,比去年略有增长。李效伟认为,主要是品种结构救了华菱的命,“这几年技术改造所生产的高附加值产品,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四季度全国钢铁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而华菱略有亏损,这主要是受益于宽厚板、无缝钢管等产品长协价格未受降价影响,导致产品降价滞后,使得公司得以快速消化高价位原燃料存货,到上个月为止,华菱集团消化了6个多亿的减堆,可以比较轻松地进入2009年。而明年,华菱重点项目投资总额将超过100亿元。
李效伟说,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汹涌澎湃的浪潮和中国钢铁工业前所未有的变革竞争态势,华菱将以钢材整体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理念为核心,大力弘扬主动危机文化,推进国际化经营,抓紧实施精品和差异化战略,抓服务,促研发,进一步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技术体系和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迅速成长为能够为客户提供钢材产品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商,努力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力争进入世界500强,努力成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领先者。
李效伟、杨沛霆、樊纲、翁宇庆、潘向东、吴溪淳等专家学者围绕“宏观经济趋势及钢铁行业发展”等主题进行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