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华菱钢铁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曹慧泉在湖南代表团驻地接受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的专访,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畅谈了当前钢铁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实体经济须金融支持
“现在大多数实体企业面临的压力都比较大,普遍面临资金短缺,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谈到政府对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的处理时,曹慧泉表示,实体经济亟须金融业的支持。
“近些年,实体经济其实一直处于被往外‘抽水’的状态,这给我国的制造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迫使制造业企业更多地关注内部的成本控制和改革调整等。”曹慧泉说,钢铁行业也不例外。
尽管制造业企业内控成本、改革创新的举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曹慧泉担忧,在企业普遍困难的局面下,金融支持的缺位还是不利于制造业的发展,会影响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伤害企业付出的努力,并可能进一步带来整体经济的下行。因此,希望今年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能有所作为。
企业内部须做好3项工作
曹慧泉认为,中国的发展还要靠制造业,国家和企业都应做好应对和化解制造业面临的压力的工作。
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对于制造业企业应有保有压。曹慧泉建议,除了应当尽速落实金融政策支持外,对于符合产业升级的方向、符合国家政策标准、有市场的企业,应该区别对待,适当支持,落实相应的配套措施。
另外,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依靠“双引擎”——改革和创新双轮驱动,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新型产业的创新驱动。
从企业微观角度来说,无外乎3个方面。一是控制成本。“内部成本的控制是企业永恒的课题。”曹慧泉说,“而且现在企业也仍然有降本的潜力。”
据他介绍,去年华菱的降本工作还没有达到预期,预计在现在的基础上还有10%的降本空间,相当于一年20亿元~30亿元的空间。“这个潜力还得挖出来!”曹慧泉坚定地说。
二是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曹慧泉认为,这需要长期的战略性选择。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格局将是形成几大巨头,加上几个有特色的大中小型企业,而每个区域可能有1~2家主导型企业。事实上,国际上像钢铁行业这样产业链很长、物流量非常大,销售半径又受到一定限制的企业,基本上都会形成特色+区域、规模大和全覆盖的特点。
“华菱的定位是‘特色+区域’。”曹慧泉说,“企业须根据自己的特点,做出自己的特色,不要盲目地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例如,可以针对某些特色行业,或者一些有优势的上下游客户,创造自己的特色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同时与客户交流怎么做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等等。
三是改革落地。“产权和混合所有制方面的改革,不是企业能够独自落实的,还得靠国家层面出台明确的操作指导。但是,企业内部的改革更多的是管理方面和内部组织机构的变革。”曹慧泉认为,这些自己能做得了主的改革一步都不能停!而且要加快!使得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当前互联网化的市场背景和去产能的行业形势下的竞争要求。
“走出去”要做好风险防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冶金、建材等产业对外投资”。
对此,曹慧泉表示,“走出去”从战略上来说是完全正确的,不过现在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企业在“走出去”时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曹慧泉分析到,现在非洲、东南亚等地区正处于基础设施建设兴起的时期,螺纹钢价格有时能卖到每吨上千美元,当地的市场前景良好,这对国内钢铁企业来说确实有很多机会。
不过,国内企业对外投资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风险。例如非洲、中东等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市场的发育程度,以及各种环境问题等,这对中国的企业都是不小的挑战。因此,怎样应对这些挑战是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另外,“现在我国对海外资产利益的保护,以及协调能力等方面还有不足。”曹慧泉建议,要加强海外投资方面的立法。